如果沒有興趣,就很可能放走稍縱即逝的靈感,把握不住成功的機會。從這個角度來講,周浩並非主動放棄了成功的機會,而是踏上了通往夢想的道路。
  據《中國青年報》報道:3年前,北大學生周浩從一名讓人艷羡的高材生,轉入北京工業技師學院就讀,成為一名準“技術工人”。這一轉變,讓許多人大感驚訝。但是,談到自己當年的決定,周浩表示“毫不後悔,很慶幸”。
  這個例子很特殊,可謂罕見。國內北大、清華等頂尖高校,一向被人看作夢想的殿堂。許多學子為考上這些大學,寧可放棄別的就讀機會而選擇復讀。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,一旦能考上北大,可能做夢都要笑出來。考上了,又不是因為什麼不可抗因素,而只是不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,就選擇轉學,放在正常情況下,這非但說服不了家長,學生自己大概也很難下這個決定。周浩在休學一年後,毅然選擇轉學,邁出這一步的艱難程度,不言而喻。
  不過,周浩這麼做,確實有充分理由。當初考取北大並非他的志願,而是在父母和老師的鼓動下,作出的一個錯誤抉擇。上了北大以後,他一開始努力想按照父母規劃的路子走下去,卻覺得根本不適應。“不喜歡學術,搞不了科研,但是生命科學系的很多學生未來幾乎都會讀研究生,這樣的路並不是我想走的。”在這種情況下,他開始選擇放棄和逃避。可以說,這樣下去,周浩即便順利畢業,也只是成為一個應試體制的犧牲品。他也許可以在相關專業找到一個崗位,卻可能就這麼廝混下去,永遠沒有出頭的日子。
  與其渾渾噩噩過一生,不如重新定位人生,找到合適自己的路。這正是周浩重新選擇專業和學校的原因。僅這一點,哪怕是放棄了北大,哪怕是成為一個技術工人,也值得贏得贊賞和鼓勵。“人若志趣不遠,心不在焉,雖學無成。”古人這句話,一語道破了興趣與學習的關係。
  比如我自己,對興趣的重要性也有所體會。讀高中的時候,由於對數理化不感興趣,也學不進去,所以高考以慘敗告終。這大概是關於興趣的反面例子。但也因為當時就對文學感興趣,高中時代開始“讀自己的書”,並且在踏入社會後,無論身處什麼環境,都能保持對讀書的興趣,這才改變了自己以後的命運。正因為讀了點書,對寫作有興趣,所以在學會上網後,經常在網上發表一些隨筆。也因為讀書的興趣,在網上找到了許多興趣相投的網友,因此獲得了提高自己的機會。最後,還是因為讀書與寫作的興趣,讓我從一名“社會閑雜人員”轉變成為媒體工作者。如果沒有這一點興趣,我根本走不了這麼遠。
  是的,只有興趣才能引領人生走向更遠。興趣能激勵人心,在逆境中鼓勵自己不斷向前。興趣能激發靈感,讓人產生無限創意。興趣還是成功的基石,促使人們不斷探索發現。物理學家楊振寧說:“成功的秘訣就在於興趣。”哲學家黑格爾說:“一個深廣的心靈總是把興趣的領域推廣到無數事物上去。”如果沒有興趣,就很可能放走稍縱即逝的靈感,把握不住成功的機會。從這個角度來講,周浩並非主動放棄了成功的機會,而是踏上了通往夢想的道路。這其中的得失,並不由外界來評價,只要他自己覺得好,那才是真的好。哪怕是失敗了,也可以說人生無悔。
  即便從客觀標準來看,周浩此舉也並無不妥。科研不是他的興趣所在,但成為“技術工人”卻也沒有外界想象的那麼“低人一等”。一方面,周浩本科畢業後,仍然可以選擇深造,成為高級技師;另一方面,以他所學專業而言,就業方向也是一片光明,無論是收入、社會地位,都不會輸給普通科研人員。更關鍵的是,與其成為一名心不在焉、失敗的科研人員,不如從心所欲,成為自己。
  幾千年前,哲學家蘇格拉底說過一句名言:“認識你自己。”而哲學家尼采說:“成為你自己。”這兩句話曾被我合併為一句話,當作座右銘。“認識你自己,成為你自己”,這才是屬於自己的人生。  (原標題:棄北大讀技校:興趣引領的人生更富張力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e01aeggq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